且说,钱清由刘光锡搀扶着向老田吴村的家中走去。
老田吴村离六泉口也就几华里的路程,他们边走边说,不几个时辰,也就来到老田吴村的村口了。老田吴村是九华山一带有名的大村落,五六百人口,一条沟壕将这座村庄紧紧地环卫起来,出入村落,只有村口几座桥梁连接外面的驿道,壕沟里终年流水不断,清澈的河水一方面解决了村里的洗漱之用,又起到了天然的保护作用。一进村口,就看到刻有“九华行祠”四个大字牌匾的驿馆,在驿馆的不远处就是老田吴村的宗祠所在地。恢弘浩大的吴氏家族宗祠,在村内鹤立鸡群般地屹立着,村内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是围绕着宗祠分前后左右四处散开,远远看去,青砖黑瓦的屋舍鳞次栉比,在九华山脚下,很难找到类似村落,外人都能看出吴家在九华本地的地位和势力。
刘光锡赞叹地对钱清说道:“老田吴家真是九华第一村啊!”
“兄弟说的也是,听村里的老辈们说,唐朝大诗人李白当时应青阳县令韦仲堪的邀请,畅游九华山,途经老田吴村时,曾吟诗赞道:“未有九华图,先有老田吴。”相传地藏王菩萨从新罗国来到中土,到处寻觅峻山秀岭,见九华山秀甲江南,便卓锡于此修行,在天台峰一带,挖黄精、吃野果、用白土拌米下咽,米可拌之时,便下山化缘,他在《酬惠米诗中曾写道:弃却金銮衲布衣,修身浮海到华西;原身自是酋王子,慕道相逢吴用之;未敢扣门求他语,咋叨送米续晨炊;而今餮食黄精饭,腹饱忘思前日饥。吴用之就是老田的吴富豪之家。如今的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,名满天下,海内尽知;但地藏王菩萨向老田吴用之家化缘之事,知者不多呢!”
继而,钱清又道:“老田吴家乃聚族而居的村落,很少有外姓杂居。我虽不姓吴,但自曾祖父以来就与吴家有血亲关系。钱姓是老田吴家少有的几户外姓,再加上我祖父辈们为人乐善好施,在村里很有人缘,也算是名门之后。父亲为了给我寻一个好前途,希望我进大都求得一个好功名,看来这次回去,老父亲又要失望了!”
“鞑子还不知道能支撑几天呢!如今世道寻他功名又有何用?前些年我还牢骚满腹,怪自己时运不济,耽误了祖宗遗训,没有取得好功名,现在想通了,还不如在家养老抚幼才是正道啊。”刘光锡释然道。
不知不觉,两人来到村里,钱清约刘光锡去家里坐坐,光锡道:“不了,我离家也有一些时日了,老母定在家中挂念,改日一定登门拜访!”
钱清来到家里,见父亲手里拿着一把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捆绑在一起大扫帚,正在屋里给屋面、墙角打扫灰尘。看到钱清回到家里,其父亲惊讶地问道:“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?”
钱清自知这事情也没办法隐瞒父亲,便直言道:“孩儿不孝,妄读十几年书,这次没有考取功名回来,给您老人家挣个脸面。”
钱清的父亲也没有多言,呆了半晌,只深深地叹了一口,缓缓地说道:“真是世运不济。只有等待了!”顿了顿,钱老父亲又继续说:“今天是九华山上僧俗同乐的日子,小孩子们一大早就打着灯笼、提着锅碗到寺庙里去打粥去了。你在家里好好休息,我去街上买些年货回来。”说罢,便提着竹篮赶集去了。
这天刚好是腊月八日,在九华山地区称为“腊八”节,因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纪念日,故为“佛成道日”。这天,九华山各大寺庙都要举行诵经供养法会,煮“腊八粥”以祭佛祖。腊八粥有糯米、红枣、豌豆、绿豆、花生仁、核桃、杏仁、莲子,也有用籼米、玉米、芝麻、桂圆、莲藕、香菇、红枣、赤豆等七八种好吃的合煮而成。村里各家各户的儿童和妇女大多去庙里吃腊八粥了。
在九华山和周边地区,大都认为“腊八”是吉日,办婚嫁喜事的人特别多。
再者,腊八接近年关,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年货,有钱的人家杀猪宰羊,钱的人家也要东借西筹地准备一些过年的粮食。